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务院关于同意将海南省海口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

时间:2024-07-10 12:35:5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96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关于同意将海南省海口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同意将海南省海口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
国函〔2007〕26号

海南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申报海口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琼府〔2006〕71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将海口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二、海口市城市发展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历史遗迹保存较好。海口市历史上作为连接我国内陆与东南亚地区的重要枢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积淀。
  三、你省及海口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批复精神,在充分研究城市发展历史和传统风貌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为重点,制订严格的保护措施和控制要求。要严格按照规划,加强对老城区传统格局、文物古迹和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完善相关设施,整治文物古迹的周边环境,不得进行任何与历史文化名城环境和风貌不相协调的建设活动。
  四、你省和建设部、文物局要加强对海口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保护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国务院
                          二○○七年三月十三日


关于印发阜阳市2010年度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考核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阜阳市2010年度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考核办法的通知

阜政办秘〔2010〕5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阜阳市2010年度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考核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九月二十七日






阜阳市2010年度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考核办法

  

为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2010年度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考核办法的通知》(皖政办秘〔2010〕72号)和市政府《关于2010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阜政发〔2010〕5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考核组织。在市民生工程协调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市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分别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条 考核内容。按照阜政发〔2010〕5号文件要求,根据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的2010年度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主要考核各县、市、区政府民生工程组织实施、资金管理、实施效果情况。各县、市、区自行增加的民生工程项目不列入考核范围。

第三条 考核原则。注重实施效果、力求客观公正,简化考核方式、硬化考核指标,公开考核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条 考核方式。采取单项考核、日常工作考核、社情民意调查相结合方式进行。

第五条 分值设置。考核总分为100分,其中单项考核85分、日常工作考核10分、社情民意调查5分。

第六条 单项考核。市直各民生工程牵头部门根据阜政发〔2010〕5号文件及项目实施办法,对照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的相关内容,制定分项具体考核办法,与市民生办会签后印发。市直牵头部门结合日常工作中掌握的情况,以专项督查、抽样验证为主,对各项民生工程考核评分。市财政局负责对民生工程资金保障情况进行考核。

第七条 日常工作考核。由市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依据《关于印发县市区民生办日常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民生办〔2010〕2号)精神组织实施,对各县、市、区报表、信息、文字材料报送情况及省、市民生办交办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评分。

第八条 社情民意调查。市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统一设计社会调查问卷,以各县、市、区民生工程基础数据库中的受益群众为主要调查对象,以群众知晓度、满意度、支持度为主要调查指标,由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阜阳调查队负责具体调查和整理汇总工作,于11月底前完成。

  第九条 市监察、审计部门通过开展民生工程执法检查和审计监督,对各项民生工程年度考核结果提出意见建议。市直各部门对发现有违反民生工程政策规定,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民生工程资金的,或查实有重大违法违纪行为的,取消该县、市、区此项工程年度考核成绩。

  第十条 市直各部门于2010年11月底前完成民生工程单项考核工作,33项工程和资金保障实行100分制,不保留小数,考核成绩应拉开档次,不打满分,排出名次。市民生办对单项考核、日常工作考核、社情民意调查三项分数加权平均后汇总,排出考核名次,提请市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审核。市民生工程协调小组提出县、市、区表彰建议名单,报市政府审定。对考核总分排前两名的,市政府推荐参加全省民生工程组织实施工作先进县(市、区)评比。

第十一条 各项考核成绩和社情民意调查结果向各地通报。根据考核结果,市政府对“2010年度民生工程组织实施工作先进县、市、区”予以表彰,并适当奖励工作经费。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重庆市契税征收实施办法

重庆市人民政府


第 28 号





《重庆市契税征收实施办法》,已经1998年6月1日市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市 长





   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七日





   重庆市契税征收实施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转移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承受的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和个体经营者及其他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契税。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是指《条例》、《细则》所规定的行为。





第四条 本市契税税率统一为3%。





第五条 契税的计税依据除按《条例》、《细则》规定执行外,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并且无正当理由的,或者所交换土地使  用权、房屋的价格的差额明显不合理并且无正当理由的,由征收机关参照市场价格核定。





第六条 契税应纳税额,依照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税率和第五条规定的计税依据计算征收。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应纳税额以人民币计算。转移土地、房屋权属以外汇结算的,按照纳税义务发生之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率中间价折合人民币计算。





第七条 契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为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

经批准减征、免征契税的纳税人改变土地、房屋用途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改变用途的当天。





第八条 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税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在核定的期限内缴纳契税。





第九条 减征或者免征契税除按《条例》、《细则》所规定执行外,对土地、房屋被国家征用、占用后,按相等面积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免征契税。超出原面积的部分仍需征收契税。

《细则》第十二条第六款所规定减征或者免征契税的具体范围,由区市县征收机关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意见,报重庆市财政局审核批准。

第十条 契税的减免必须按本办法规定的审批权限执行,契税减免额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下的,由区市县财政部门审核批准;超过10万元减免额的,由区市县财政部门提出减免方案报重庆市财政局审核批准。

第十一条 纳税人符合减征或者免征契税条件的,应当在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或者取得其他合法凭证后10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税征收机关办理减征或者免征契税手续。

第十二条 纳税人办理纳税事宜后,契税征收机关应向纳税人开具契税完税凭证。

第十三条 纳税人应当持契税完税凭证或者契税减、免证明和其他规定的文件材料,依法向土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有关土地、房屋权属变更登记手续。

纳税人未出具契税完税凭证或者契税减、免证明和其他规定的文件材料的,土地、房产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土地、房屋的权属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四条 土地、房产管理部门应当向契税征收机关及时提供办理土地、房屋权属变更登记手续的有关资料,包括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所支付的货币、实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建筑面积、使用面积、成交价格、土地出让费用及其他与契税有关的资料和数据,并协助契税征收机关依法征收契税。





  第十五条 纳税人已缴纳税款,但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未成事实而申请退税的,经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审核确认,应当准予退税。





  第十六条 契税征收机关为土地、房屋所在地的财政机关。

  在征收机关征收力量不足的地区,经重庆市财政局批准,可委托土地、房产管理部门和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等有关单位代征契税。

  代征单位应当向委托机关申报领取代征的有关税票和凭证,定期报送契税征收的有关资料。代征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参照重庆市财政局印发的《重庆市农业四税委托代征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契税代征单位的代征手续费,按财政部的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契税的征收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条例》、《细则》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具体实施中的问题由重庆市财政局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税收 管理 命令





  报送:国务院,市人大常委会。





  分送:万州、黔江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市委各部门,市政协办公厅,市高法院,市检察院,重庆警备区。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1998年6月24日印发





  (共印350份)